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深层次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养老事业正迎来创新实践的里程碑。近日,京津冀中老年春晚首个海选基地在福见茶城正式落成并启动,此举不仅为区域中老年群体搭建了高层次的艺术展示平台,更通过“非遗+养老”的融合模式,为银发族的晚年生活注入了全新的文化内涵。活动现场,多位领导与嘉宾的发言,深刻阐述了此次活动的深远意义。
京津冀中老年春晚组委会名誉主席李屏东在致辞中高屋建瓴地指出,“文化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灵魂工程。本次海选基地的设立,超越了简单的节目选拔功能,其核心使命在于构建一个‘文化共同体’,打破地域壁垒,推动京津冀三地优质文化资源的共享与循环。”她强调,这标志着京津冀地区在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进程中迈出了制度性、创新性的一步,要让每一位中老年人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 活动的成功启动,离不开社会力量的鼎力支持。
福见茶城董事长李小满女士作为联合承办方代表,生动描绘了基地的未来图景。她表示,“福见茶城绝非一个冰冷的场地提供者,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茶艺与艺术同香,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沉浸式文化空间。”她阐释了“以茶文化会友,以艺术养老”的独特理念,认为茶道精神所蕴含的“和、静、怡、真”与中老年艺术追求的身心和谐与社会交往价值高度契合,承诺将倾力把基地打造成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活力的“银发艺术会客厅”。
非遗传承作为此次活动的灵魂主线,得到了多位领导的着重强调。京津冀绿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汪贤强主席从创新融合的角度提出了深刻见解。他谈到,“将‘非遗’传承与‘文化养老’相结合,是一次极具前瞻性的‘绿色创新’。非遗项目所蕴含的深厚智慧与生命哲学,是中老年群体丰富阅历的最佳注解。”他进一步指出,这种融合不仅能让古老技艺在银发族手中焕发新生,更能通过产业化探索,如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文旅线路,为“银发经济”注入可持续的文化动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活动的艺术品质则由专业团队保驾护航。本场艺术总监陶琳在接受“艺术总监”证书后,代表艺术团队发表了以《三精标准》为核心的专业宣言。她郑重承诺,“我们将以‘精心、精准、精致’的准则对待每一个节目。基地不仅是舞台,更是美育课堂。我们将邀请非遗传承人开设工作坊,让模特步态中融入传统戏曲的韵律,让歌声舞姿讲述河北本土的故事。”她表示,团队的目标是引导艺术创作从“单纯的娱乐”走向“有深度的表达”,帮助中老年朋友挖掘自身潜力,创作出真正具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
活动现场,藁城吹糖人等非遗项目的展示,与现代模特表演同台竞艳,生动印证了领导们的发言。这种多元艺术形态的共生共荣,正是基地所倡导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化理念的实践。展望未来,京津冀中老年春晚福见茶城海选基地将作为一个创新的文化节点,持续探索“文化养老、非遗赋能”的京津冀模式。它不仅仅是一个选拔节目的舞台,更是一个孵化梦想、传承文化、连接情感的共同体,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类似实践提供一份富有启发性的答卷。
节目《火苗》

合影留念
Copyright 2016-2017© www.sjzjianzhan.cn 老年网络电视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河北省老龄事业宣传服务中心:石家庄市裕华区翟营南大街49号 电话:0311-68076220 8381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