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光临老年网络电视!
推荐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网络电视 >> 推荐视频 >> 浏览首页推荐

 

 

 

图片

肝脏作为人体代谢、解毒与免疫调节的核心枢纽,其健康状况与人体机能息息相关。然而,大家在肝脏疾病认知方面存在诸多误区,这不仅影响疾病的早期诊断,还对科学治疗造成了干扰。

 

误区1

脂肪肝等同于“亚健康状态”,无需干预。

 

 

很多人觉得脂肪肝只是体重增加或饮食过量所致,只要没有明显症状,就无需在意。

其实,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10%~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能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轻度脂肪肝患者通过合理饮食与适度运动可以实现病情逆转,体质量指数(BMI)下降3%~5%,可改善肝脂肪变;BMI下降7%~10%可逆转非酒精性脂肪肝。需要注意的是,快速减肥(大于1.6千克/周)反而会诱发炎症。轻度脂肪肝患者可采取地中海饮食模式,配合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但中重度脂肪肝患者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否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肝脏损伤。

 

 

误区2

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肝炎患者。

 

 

部分人认为,只要携带乙肝病毒,最终都会发展成肝炎。

区分乙肝病毒携带者与肝炎患者,需要看其是否存在肝脏炎症活动或组织学损伤。乙肝病毒携带者虽感染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正常,无显著肝脏炎症或纤维化。而乙肝患者会出现肝脏炎症或组织学损伤。若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且病毒载量较低,病情可长期保持稳定,通常无需治疗,但需定期监测。当乙肝病毒携带者转氨酶持续升高、出现显著肝纤维化等肝炎活动迹象时,需接受抗病毒治疗。另外,肝癌、肝硬化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

 

 

误区3

转氨酶正常意味着肝脏健康。

 

 

很多人认为,只要转氨酶指标正常,肝脏便毫无问题。

其实,转氨酶正常并不完全等于肝脏健康。在脂肪肝或早期肝癌阶段,转氨酶可能仅轻微升高,甚至处于正常范围。临床中,约30%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查完全正常。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只看转氨酶指标可能延误病情。因此,大家应结合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及肝脏超声等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肝脏状况。

 

 

误区4

“小酌养肝”,少量饮酒无害。

 

 

有人坚信,每天饮用少量红酒或药酒,能够起到“活血护肝”的效果。

酒精是肝硬化的第二大诱因,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损伤肝细胞线粒体,引发脂肪肝、肝炎,进而导致纤维化。需要注意的是,女性对酒精更敏感,患病风险更高。

 

 

误区5

肝硬化不可逆转。

 

 

有人认为,一旦确诊肝硬化,病情会持续恶化,无药可医。

肝硬化确实无法逆转,患者一旦进入失代偿期,只能接受肝移植治疗。但是,肝硬化早期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延缓进入失代偿期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误区6

所有肝炎都会传染。

 

 

有些人认为,肝炎都具有传染性,因而对肝炎患者避而远之。

具有传染性的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乙肝和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传播,日常接触不会感染。甲肝和戊肝病毒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大家应注意食品卫生。

不具备传染性的肝炎包括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非病毒性肝炎。

 

 

误区7

肝癌无法预防,只能听天由命。

 

 

严格落实三级预防体系,肝癌实际上是可防可控的。

 一级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进而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风险。通过抗病毒治疗,丙肝的治愈率超过95%。

二级预防: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等高危人群,每半年应进行一次肝脏超声与甲胎蛋白检查。早期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超70%。

三级预防: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接受辅助靶向治疗,肝癌的复发风险可降低37%。

 

 

误区8

“保肝药”能修复肝损伤。

 

 

有些人认为,长期服用“保肝药”,就能修复肝脏损伤。

其实,“保肝药”仅具有辅助作用,比如降低转氨酶、减轻肝脏炎症等,但无法逆转肝纤维化,也不能修复已经坏死的肝细胞。大家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切勿轻信偏方或自行诊断。

特色推荐

Copyright 2016-2017© www.sjzjianzhan.cn 老年网络电视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河北省老龄事业宣传服务中心:石家庄市裕华区翟营南大街49号 电话:0311-68076220 83813379

首页

电话

留言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