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尽早识别,立刻就医”。
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卒中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面对卒中,大家并非束手无策。掌握两个关键方法——“尽早识别”和“立刻就医”,就能为自己或家人赢得生机,争取更好的预后。
留意卒中预警信号
卒中发生后,每分钟大约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及时识别和救治能最大程度减轻脑损伤。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救治包括静脉溶栓和血管内治疗。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窗”为发病后4.5小时内,部分患者可接受血管内治疗(取栓),时间窗较静脉溶栓略长,但都是越早越好。推荐使用“BE FAST”口诀迅速识别卒中,并即刻采取行动,开展卒中急救。
发生卒中这样应对
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发病后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听从专业建议去往最近的具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院救治。
预防卒中记住要点
卒中虽然可怕,但可防、可控,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大幅降低卒中发生风险。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情绪稳定,坚持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就可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重视高危因素自我筛查
50岁以上人群每年要定期体检,筛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及颈动脉斑块;如筛查发现指标异常,要及时到专科就诊,遵医嘱控制危险因素。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清淡饮食,饮食低盐、少油;保持食物多样;关注气候变化,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保持情绪平稳;防止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久坐等。
科学运动
坚持适度体育锻炼,将体育锻炼融入日常生活。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注意,活动强度应该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时间和方式。
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是人类生理需求的基本要素。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已证实,不良睡眠为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多项研究提示,过短或过长的睡眠时长均与冠心病、卒中等疾病的发病有关。
控制体重
肥胖是不容小觑的问题。肥胖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建议大家将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28以下,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保持血压稳定
高血压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建议将血压维持在健康范围(<140/90毫米汞柱),减轻心脏、动脉和肾脏压力,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高血压患者要按医嘱服用降压药物,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
控制好血脂
健康成年人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脂水平,比如减少蛋黄摄入、避免食用动物内脏等。高脂血症患者应按医嘱服用降血脂药物,控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
控制好血糖
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应按照医生建议,采取饮食、运动和药物等综合措施控制血糖,建议控制空腹血糖<7毫摩/升,餐后血糖<10毫摩/升,糖化血糖蛋白<7%。
作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方堃 谢亚男
“BE FAST”口诀的中文直译为“要快”,强调卒中识别和急救的紧迫性。掌握这个口诀,公众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卒中症状,迅速行动,挽救大脑和生命。
“BE FAST”前5个字母各代表一个早期症状,最后1个字母是提醒一旦发现卒中症状,就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刻就医。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Face,是指面部,突发的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S”——Speech,是指语言,言语困难,理解困难。
“T”——Time,是指时间,上述症状可能意味着出现卒中,请勿等待症状自行消失,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获得医疗救助。
在等待救护车的这段时间,一是要保持患者处于最舒服的状态,切忌拖拽患者,避免出血性卒中患者血肿扩大;二是不要给患者吃任何东西,以防患者呕吐导致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或呼吸道急性堵塞;三是确认患者的发病时间和病情发展情况,以便到医院后医生能准确评估病情,及时施治。
Copyright 2016-2017© www.sjzjianzhan.cn 老年网络电视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河北省老龄事业宣传服务中心:石家庄市裕华区翟营南大街49号 电话:0311-68076220 83813379